曹县乡村记忆博物馆外景。新华社记者孙晓辉摄
新华社济南1月21日电(记者孙晓辉 兰恭来)在57岁的山东沂水农民吕振柏记忆中,四十多年前秋收和夏种的场景依然清晰。“夏收时一家老小天没亮就扛着锄头奔向田间地头,马拉车、人拉犁,在地里一忙就是一整天,又热又累。”他说。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开始实行土地承包制度,颇有闯劲的吕振柏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购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用来平整土地、种植农作物。第一次体会到机械化便利的吕振柏当时没有想到,二十多年后,曾经风靡农村的手扶拖拉机又逐渐被更先进的各类大型农用机械代替。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农民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越来越多像吕振柏这样的普通农民逐渐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昔日田地里热火朝天的人工耕种场景已不多见,以往常用的许多传统农具也从田间“走进”博物馆。
走进位于山东省曹县的乡村记忆博物馆,从清代的木犁、粮稳到有几十年历史的木制龙骨水车,一件件传统农具映入眼帘。“像龙骨水车曾经是农民最重要的灌溉工具,也非常古老,据文献记载大约东汉时就出现了。”这家博物馆馆长潘鲁建说,目前馆内藏有上百件当地征集的各类农具。
曹县乡村记忆博物馆展示的农具。新华社记者孙晓辉摄
从1991年就开始收集各类农具的曹县人张瑞,专门创办了一座鲁西南乡土艺术博物馆,用来展示500多件各式传统农具。从耙、耧、石磙到风车扬糠机、小型柴油机水车,为了搜集这些逐渐消失的传统农具,张瑞的足迹遍布当地的1000多个村庄。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还看不到‘机械化’的影子,春拖犁耙,夏挥铁锄、秋舞镰刀、冬抡铁锹。”张瑞回忆,进入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才渐渐出现了农用拖拉机、插秧机、旋耕机、平整机、开沟机、脱粒机、烘干机等农机的“身影”。
“过去秋收粮食,靠镰刀一株一株地割倒,人累了一天也收割不了两亩田的情况再也见不到了。”张瑞说。
斗转星移,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定居,近年来土地规模化集中经营渐成趋势。
如今,田地里的联合收割机将收割、脱粒、装袋三道工序都靠机械一次完成。一片片成熟的庄稼倒下了,一袋袋粮食装上车拉回晒坝,来回翻动粮食,如果用上烘干机,一次就能烘干上百吨刚收获的粮食,只需要两三人在室内就可完成。
中国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7%,300多个示范县率先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水稻机插(播)率超过48%,玉米、马铃薯机收率分别接近70%、30%,油菜收获、花生种植及收获机械化率均超过40%,广西等甘蔗主产区机械化装备能力等加快优化提升。
曹县乡村记忆博物馆内景。新华社记者孙晓辉摄
在机械化率大幅提升的同时,互联网也正在悄然改变着农业这个古老产业的面貌。在农业大省山东,雷沃公司推出的类似于“滴滴打车”的手机APP,农民可以用手机来“打农机”,农机手也可以用手机来“出租农机。”
山东省嘉祥县光明农机合作社理事长曹正涛说,通过手机APP,可以及时掌握一个地方的作业进度。比如某地今年收割作业总面积多少、目前已作业进度如何、每亩价格怎样等。“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就知道该去哪里跨区作业”。
业内人士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业生产实现了从人畜力为主向以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一批自动化、智能化农业机械的涌现,让“机器换人”渐成趋势。
“农具的变更只是一个小小的侧面,但正是从这小小的侧面中,看到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日新月异地变化。”山东社科院农业发展研究所所长张清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