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中国农民形象,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民的生存往往只能靠天吃饭。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一场气象灾害就可能让农民的损失惨重。最近几年,在新媒体平台上听到农产品因为各种气象灾害导致其滞销的消息,就时不时出现。
如何改变中国这样一个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却又似乎是农业弱国的问题呢?
以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浪潮的到来,给农业的转型创造了机会。只是,农业与如此高精尖科技的结合、联姻,俨然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尤其是,对于中国广大偏远山区而言,农业甚至远远谈不上工业化,又如何能够与这样的高科技结合呢?
但现实通过更好的产量、更好的销售成果来告诉我们,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农业的生产管理方式、农产品的销售商业模式,都将因此得到实实在在的升级。
以农产品的销售为例,最近几年,因为农产品滞销的消息在新媒体平台并不少见。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城市贵港就是其中的一个。贵港市管辖下的木格镇,其生产的白玉蔗在2019年1月初滞销了。但很快,由于当地政府、邮政部门等与新电商平台的合力,很快将滞销的产品销售一空。
而在此过程中,由于改变了传统的销售方式,甚至传统的电商销售模式,转而以拼多多平台上的“拼模式”进行农产品的销售,很快就使该市的农产品销量一路上扬。从此,该地逐渐形成了从单兵做战到成立产业联盟打通全产业链,从孕育“新农人”到金融赋能的模式。这种全产业链的构建,使农户受益、政府满意、企业平台多方得利。
这种供应链方式的转变,背后借助的就是新兴的数字技术。简单来说,专业的新电商平台借助其自身在大数据、算法上的优势,能够使产品精准地投放到相应的消费群体。同时,新电商平台通过与当地政府、企业的合作,首先能最大程度上获得当地农民的信任,从而使农产品大批量地在线销售,并接受其销售方法方式,从而使物流供应链获得更高效率。
不仅如此,一旦这种商业模式获得信任,新电商平台或科技企业,就能够进一步引导当地农民、农业向数字化转型。相关的数字技术则能进一步向生产环节拓展、延伸。
到这里,恐怕还是会有人会发出疑问,可能吗?农民能够掌握如此高科技吗?
首先,就农民本身而言,无论是其知识结构或是其群体组成,已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些年来,由于智能手机与互联网、4G移动互联网等的大面积普及,即使是在偏远的山区,农民触网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对各种手机应用的使用也逐步驾轻就熟,从而使得他们具备了相当的互联网基础操作技能。
根据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38.4%,农村网民规模为2.22亿,占整体网民的26.7%。如此,对农业生产十分重要的天气预报、农产品市场价值、产量信息以及实用的农业建议等,农民均可以通过网络及各种APP获得。
而诸如数字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无论是对作物健康的监测、土地上害虫与杂草的侦察,或是对产量的监测、预测,对土地及其水份的监控等,都可以通过各种应用软件实现监控,因此对于农民而言,本身就不会有太多的障碍。
更何况,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技术很重要,业内人士的参与同样也很重要。真正了解农业的是农民,因此要想把数字技术真正应用到农业当中,农民的想法与理解,同样不可或缺。
正如这几年,虽然“互联网+”概念在提出后很快为社会所接受,但事实上,传统产业有哪些真正做到“互联网+”,典型的案例可以说是不存在的。为什么?原因在于很多只是在末端进行了改造,从传统的线下转为线上,提升了某个环节的效率,但对其它各环节并没有深入。因此,其产生的价值必然是有限的,甚至可以说是缺乏价值创造的。
真正要做到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数字技术等融合,既需要懂行业的人才,也需要具备相应的科学技术能力,但往往很难有一方同时两者兼具。对于农业与数字技术的联姻,同样也是如此。只有深耕于农业的在地人群与在地企业,再结合科技企业具备的专业与技术能力,多方合作齐下,共同发力,才能创造出更多、更高的价值。
当前,诸如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爆发,区块链技术可能运用到物流、营销、质量追溯等领域,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能够对农场、农作物实现精准管理、生产、销售等,甚至相较于工业化的农业生产,数字技术能更助力农业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同时实现可持续化生产。如此又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