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提出加快提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这是继2015年首次提出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之后,教育部对教育信息化2.0计划作出的最新部署。
作为教育信息化2.0的最新实践之一,创客教育经过几年探索,在全国涌现出一批乐于分享、热衷创新的创客教师。他们最常出没的聚集地,是一个被国内创客熟知的叫做Makelog(造物记)的线上创客分享平台。
开源分享的创客记录工具
据产品负责人介绍,Makelog造物记隶属于上海智位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DFRobot),于2018年10月13日正式上线,是一款用户可以通过PC、手机等终端,以文字、图片等多媒体形式,记录创客项目制作轨迹、分享项目制作心得、项目原型、开源代码并完整生成教程的项目记录软件。
“创客精神的核心是开源,记录自己的实践过程则是实现开源最基本的一环。”该负责人表示,Makelog正是为了满足创客群体的记录需求而打造的,呼吁用户“记录你的创造乐趣 ”,
“我们致力于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帮助人们更便捷地记录、分享制作过程,享受个性化创造的乐趣。同时在记录创造过程中,与全世界同样喜爱创造的人们沟通交流,分享创造的体验与记忆,以造交友。”
在交互设计上,Makelog从创客们常用的图形化编程方式获取灵感,专门打造了图形化编辑界面。“通过拖拽所需的代码模块、制作步骤模块、硬件清单模块,就能够像在工作台上拼接创意作品一样,轻松实现图文编辑,完成项目记录。”一位创客教师称,Makelog已经是自己工作中必不可少的记录工具,其图形化编辑的交互设计大大方便了对传统编辑系统不熟悉的技术小白,“像发朋友圈一样简单”。
(Makelog网页版“图形化编辑”界面)
以造交友的创客教师聚集地
记录是为了分享。怀着“以造交友”的初衷,包括陈杰、康留元在内的一批国内优秀创客教师通过Makelog聚集起来。他们是创客教育的实践者,也是气味相投的创新创造者,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更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创客教育从业者与爱好者的加入。
康留元是汝州市第二高级中学的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用他自己的话说,“从2018年长春创客嘉年华开始,搭上了创客顺风车”。自那以后,他成为Makelog的常客,他分享在平台上的作品《【节日挑战 应景创意】mind+春节宫灯》《mind+数学之美----抛物线》获得了许多创客的认可。他说:“在这里能学习很多创客大咖的作品,很高兴在这个大家庭里一起交流,一起学习。”
(康留元老师为学生介绍信息编程加工过程)
陈杰是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的一名教师。当年刚接触开源硬件时,陈杰是学校唯一一位涉及该领域的老师,在创客生涯中遇到过不少难题,常常需要在线向其他创客取经。如今,他已经成为圈内的资深创客,撰写专著3部,主持并结题省级课题2项,曾创立蘑菇云(淮南站)创客空间,“基于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2018)获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几年来,陈杰致力于创客教育研究,虽然已到不惑的年龄,但依然保持一颗爱“玩”的心,是一名出色的“玩家”。
交流分享的人多了,Makelog上的活动也丰富多样起来。创客教师们很喜欢参加Makelog举办的线上比赛,督促自己将教学经验整理成完整案例的同时,也能获得其他创客给出的评价与改善建议。比如近期正在进行的麦昆脑洞全开赛,参赛老师们通过麦昆机器人,深入探讨机器人与教学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互动性和故事性,从而引导孩子更好地学习编程、机器人相关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