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晓勇,现任西安航天远征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特种阀事业部设计组组长,副主任设计师,高级工程师职称,主要从事各类特种阀门的研制设计工作。
什么是中国梦?
要怎样当好共和国追梦人?
牟晓勇这样回答:“能凭借自己的技术和努力,换来特种阀事业部繁荣向上的发展,就是我‘特种阀的梦’也是‘我的中国梦’”。
阀门里的中国梦!
牟晓勇在航天六院11所参加工作的2010年,正是11所民品发展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其谋求转型的最艰苦阶段。工作的9年间,他完成了多型自动变速箱用电磁阀的研制,参与了长输管线关键阀门研制,主持了多种军地面试验系统用特种阀门的研制……这9年他亲历了11所民品事业的曲折发展,同时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自己、对祖国的承诺。
做航天人要有啃硬骨头的心理准备
“任何困难都只是时间问题,没有过不去的坎儿”,“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这两句看似平常的话,在牟晓勇心里却是不可多得的警句良言。
2010年8月,刚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牟晓勇就来到了航天六院11所。但入职之后,他发现似乎并不很尽如人意——他没能去心之向往的军品,而是被分配到了大环境并不是很好的民品;而且彼时11所的民品因为依托军品平台,受管理体制机制等因素的限制,发展举步维艰,这对于初出茅庐的牟晓勇而言都是巨大的心理挑战。
技术人员在车间工作
而且刚一来还遇到了个硬骨头——为了将我国没有独立自主研发能力的汽车自动变速箱用电磁阀早日做出成果,牟晓勇所在的电磁阀事业部需要夜以继日的在实验室钻研。“当时就感觉身心疲惫,想打退堂鼓,是导师当时说的那两句话,让我重拾了信心”。
技术人员在工作台上工作
研发汽车自动变速箱用电磁阀,没有现成的技术参考,没有专业设备,他们就自己琢磨,最终自动变速箱用电磁阀研制成功,但因为受限于体制机制及投入成本,产品还未量产就被迫中止。
这让牟晓勇意识到,管理的体制机制问题是限制民品发展的关键点,好在2013年迎来了转机。这一年11所做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将电磁阀事业部整体打包到西安航天远征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的民品平台上,将电磁阀事业部改为特种阀事业部,给民品发展规划了清晰的方向。
从0到1让特种阀门研发走上快车道
特种阀事业部成立后,从2008年就开始研制的输油阀项目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依靠11所军品阀门技术和庞大的试验平台以及团队多年来积累的研发经验,输油阀项目遇到的技术难题被一一攻克,但与此同时,更大的挑战又接踵而至——没有市场。
技术人员正在进行零件精加工
“军品是国家定向供给,而民品的市场却需要自己开拓”。为了打好市场开拓这场硬仗,团队提出了“人人皆兵”的口号,牟晓勇也主动承担起了这项工作。“从收集行业信息、到挨个上门拜访,资料印了一大摞、车票攒了一大堆,终于特种阀事业部的产品以周期快、质量好、可靠性高,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自此特种阀门的销路被打开,团队的研发热情也进一步被激发。”回忆起当时情景,牟晓勇不由感慨。
2013年以来牟晓勇主持参加了以下工作
1.协调配合双关断旋塞阀、减压调节阀、调节球阀系列化及市场推广工作。
2.主持研发了长输管线用氮气式水击泄压阀、轴流式调节阀、伸缩式无摩擦球阀和中航油地井阀研制工作。
3.完成了压力高达42MPa的近70多种规格产品的研制,其中为某计量专项工程研制的新型高压大口径两位三通高速换向阀,具有开关迅速、重复精度高等特点,换向时间为50±1ms,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4.为我国某高速风洞系统开展了2800K超高温截止阀的研制工作,该温度为国内外阀门行业已知的最高工况。
5.我国某型舰艇研制了具有手动装置和机械阀位指示的抗污染小型集成化电磁阀,为该舰艇的试验和列装提供了技术保证。
付出总有回报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学习,牟晓勇多次获得院级、所级科技奖,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取得一项陕西省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
说起理想和未来,牟晓勇目光坚定:“人的成长需要技术平台和文化底蕴,这两方面我在航天远征流体控制股份有限公司都找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以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我觉得这一点每个航天人都能做到,因为我们骨子里注入了肯吃苦、能战斗的基因。下一步,我会和团队一起继续向十四五计划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