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打造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

来源:农民日报   2019-05-22 阅读:7

如果乘飞机到重庆主城,你踏上这片土地的第一步,便是重庆主城九区之一的渝北区。

  在重庆,渝北区无论是国民生产总值还是工业总产值都是老大。2010年,我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两江新区成立,渝北大片区域被划入其中。

  这一切似乎都给人留下一个印象,渝北农业微不足道。

  但当记者在渝北看到大棚里40元一斤的红提销售火爆时,看到特色乡村旅游景区游客络绎不绝时,看到通过包装、栽培等手段开发出大量创意产品时,渝北农业的精与强、保供与高效、经济与生态功能展露无遗。

  “渝北工业、城镇的现代化过程,对农业的需求不是少了,而是越来越多。渝北农业不再仅仅是城市的“菜篮子”“果盘子”,更具有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多重功能。”渝北区委书记周旬说,依托都市资源,品牌高效农业、现代设施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精品创意农业已成为渝北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雏形初现。

  农业和城市相互依托、产业相互融合,都市现代农业之路越发清晰

  “渝北是在主城抓农业。一定要围绕主城、服务主城。把这个问题抓准了,渝北农业的定位、路径以及重点就清晰了。”周旬在全区农业现代化大会上如是说。

  未来几年,重庆将建成千万人口特大型城市。两江新区的建设,更为渝北农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保税港区、龙兴工业园、机场、国博中心等四大开放平台全面显效,资金、人才、技术等先进发展要素向渝北集聚。

  “渝北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城区,我们的农业现代化就是在这么一个区位优势下,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的。”渝北区区长黄玉林说,必须紧紧依托都市资源,瞄准市民新需求、消费新热点,全力推进精品果蔬及都市休闲观光等都市现代农业发展。

  渝北农村板块地处主城近郊,有800多平方公里,其中有300平方公里生态涵养区处于两江新区规划区内,其余6个农业镇也都处于两江新区最佳辐射半径内。

  此外,渝北辖区内有铜锣山、明月山、龙王洞山三座大山,形成了“三山夹两槽”的特殊地貌。10%的地方比较平坦,20%的地区属浅丘地区,剩下的70%基本上都是深丘地区。地形连绵起伏,有山有水,具备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优越自然生态条件。

  因此,渝北实施“菜篮子”“果盘子”工程及发展都市休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已成为渝北的必然选择。

  未来5年,渝北将在“三山”打造三大农业特色产业带。在明月山产业带重点发展高山绿色蔬菜,服务好主城市民的“菜篮子”;在铜锣山和龙王洞山则分别发展万亩风情葡萄沟和以梨、杨梅为主的观花采果、农事体验等都市休闲农业基地,使其成为主城市民的“果盘子”;在“三山”之间的“两槽”地区,新建10个3000亩以上的特色旅游农业基地,预计到2016年,这10大基地年接待游客可达1000万人次。

  农业产业突出特色、着眼效益,保障供给与增加收入相得益彰

  特色与效益是推动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关键,而特色是效益的基础。渝北在“特”上下足了功夫。

  渝北区副区长罗勇说,没有特色就没有市场、没有效益、没有竞争力。必须立足主城优势和渝北实际,瞄准主城人口消费需求,依托科技创新、品牌培育,走好差异化特色发展之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

  玉峰山万亩风情葡萄沟中的提香园是渝北打造特色高效产业的典型代表。提香园负责人朱小琼对记者说,他们的提香比市场上同类品种颗粒更大、色泽更深、口感更甜。普通红提,采摘期只有10多天,通常8月就要上市。

  而他们种植的提香一号,生长周期比前者要长3~4个月,采摘期可延续到次年1月。其市场售价一般为40多元/斤。

  在渝北,特色产业比比皆是。万亩杨梅、万亩葡萄、万亩歪嘴李、万亩梨子,无不是“特”字当头,走的是高效农业之路。全国果菜无公害科技示范区、西部最大的李子生产基地、西南地区最大的乳制品加工基地和全市最大的杨梅生产基地均在渝北。

  在特色产业发展中,渝北始终坚持集中发展原则,根据各镇、各区域产业基础及资源禀赋,找准主攻方向,实行“一镇一业”、“一镇一基地”,推动主导产业由点状发展、遍地开花向成片发展、规模化经营转变。这其中,龙头企业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实践证明,龙头企业能有效解决家家户户分散经营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难点问题,更是增加发展投入、化解产业风险的重要力量。”渝北区农委主任蒋志林说,推动农业产业化,必须把龙头企业的扶持培育作为工作的主要抓手和首要任务,实现培育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个产业链、致富一方群众。

  2011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19元,增速22.9%,增幅连续两年位居主城第一、连续5年超过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7年的3.13∶1缩小至2.64∶1。

  都市农业功能不断拓展,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功能凸显

  玉峰山樱桃节、放牛坪梨花节、兴隆杨梅文化节……渝北区通过举办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年旅游综合收入可达4亿元以上。

  “我们农业一定要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现在生活富裕了,市民在周末也要到城市周边地区去休闲、观光、旅游。人们精神层面的需要更多了。”蒋志林说,有些市民愿意到农村去赏花采果,有些愿意休闲垂钓,有些愿意通过农耕来享受农业的乐趣。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不仅要提供“菜篮”、“果盘”,还要让市民找到“耍事”。

  在铜锣湾山万亩风情葡萄采摘基地,10公里自行车道及10公里樱花长廊已经规划建设。同时,有供游客休憩、品茶、纳凉的葡萄餐厅、葡萄酒庄、葡萄迷宫等多种休闲娱乐设施不断完善。市民骑车锻炼身体的同时,还可赏樱花美景,品葡萄香甜。当地葡萄产业从纯粹性农产品,转身变为休闲旅游的主角。

  以首届印盒李花节为例,其游客接待量便达6万余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500余万元,农户人均增收1200元以上。预计到2016年,渝北区特色农业旅游综合收入将突破20亿元。

  渝北在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同时,积极拓展农业的社会服务、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传承等功能,不断提高都市农业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罗勇说,国务院发布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在《规划》中明确把“大城市郊区多功能农业区”列为“率先实现区域”。渝北农业正在此列。渝北强劲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必要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信息等要素支撑。渝北精品农业、都市休闲旅游的快速发展,直接推动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了农村与城市的加速融合发展。渝北建设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目标正在变为现实。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