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由国际卫生组织于1987年发起,旨在呼吁全球对烟草流行极其致命影响的重视,今年的主题是“烟草与肺部健康”。
随着世界无烟日的临近,公共场所禁烟再次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种植国、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烟草危害负担最重的国家。为了推动禁烟行动的实施,多个地区都举办了相应的活动对禁烟意识进行宣传,同时积极出台相应的条例进行规定。
浙江杭州发布的新版《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已经于201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2015年起,重庆市连续三年提交《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立法计划,拟于今年开展立法调研,力争2020年出台《条例》;成都市发布《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正在网上公开征求意见。未来,公共场所控制吸烟将会变成常态化。
据了解,香烟燃烧的烟雾中有3000多种有毒物质,其中最主要的是尼古丁、烟焦油、一氧化碳三种。这三种物质都会对人体有较大的危害。其中,尼古丁是一种挥发性剧毒液体;烟焦油是烟草燃烧时产生的一种致癌促癌物;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吸烟对人体的损害是慢性的,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急性中毒,但多种毒物长期综合作用于人体,则会引起肺气肿、冠心病、脑萎缩、胃溃疡甚至胃癌等一系列疾病。
同时,当有人在吸烟时还会有周围的人造成伤害,即二手烟,它具体是指卷烟或其它烟草产品燃烧端释放出的及由吸烟者呼出的烟草烟雾所形成的混合烟雾。有研究资料表明,二手烟中含有焦油、氨、尼古丁、悬浮微粒、PM2.5、钋-210等超过4000种有害化学物质及数十种致癌物质。它已经成为危害最广泛、最严重的室内空气污染之一。
为了更好的对吸引进行监测和维护人们的呼吸安全,我国在多个公共场所中都安装了检测仪器,尽可能的对吸烟行为进行限制。在高铁上,我国一般都装有烟雾报警器,一旦检测到烟雾浓度超标,车辆就会作出应急反应,甚至是紧急停车;贵州省还引进了一种香烟测定仪,它可以通过一氧化碳传感器气体检测的原理,能够帮助检测及确认烟民吸入体内的浓度。
5月28日,在2019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阿里云还对外展示了视频边缘智能服务link Visual的视觉算法能力,其中针对园区的吸烟检测能力受到关注。link Visual可以通过视觉算法,自动识别吸烟动作,通过动作、物体的匹配,分析对象是否在吸烟,准确度达到90%以上。
据统计,我国现在吸烟人数超过3亿,有7.4亿人受到二手烟危害,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疾病人数120万。其中,每年因二手烟导致的死亡超过10万。要想真正对吸烟行为进行规范,检测仪器必不可少。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仪器将会变的更智能化和便捷化,在公众禁烟场所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尽量减少抽烟给人们带来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