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考

来源:金融时报   2019-02-11 阅读:23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深入推进农产品期货期权市场建设,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期货”试点。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更好地发挥金融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加强期货市场与保险、信贷等金融服务的协调配合,拓展金融服务“三农”的新渠道、新机制,解决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稳定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民合理利益,抵御市场风险,更好地服务现代农业发展,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期。

  强化政策扶持,完善激励机制

  其一,针对当前“保险+期货”试点正在稳步扩大方兴未艾的实际,进一步发挥财政杠杆撬动作用,充分挖掘财政补贴效能,研究探索财政为“保险+期货”创新模式试点提供补贴,建立农业补贴、涉农信贷、农产品期货和农业保险联动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优先开展“保险+期货”试点,对试点项目适当减免手续费。支持期货公司开展专业帮扶、业务培训及其他专业服务。积极利用期货公司专业优势,深入农业产业链各环节,创新风险管理模式,综合运用“保险+期货”、场外期权、订单农业等多种手段,拓宽农产品避险渠道,开展基差交易、仓单业务、合作套保等创新业务,并适当降低交易成本,为更多农业生产、贸易、加工企业更好地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提供便利,在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积极作用。其二,构建财政补贴扶持,农业生产者积极投保,保险公司提供风险保障的“三位一体”综合保障机制。抓住政策支持“保险+期货”试点的机遇,探索提高政府支农资金使用效率,用财政杠杆撬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投保,保险公司开发产量保险、农作物物价指数保险等新型保险产品,探索由保成本向保产量、保收入转变,丰富农业保险产品体系,更有效地满足现代农业多层次风险管理需求,提升家庭农尝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保化解市场的能力。

  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发展合力

  其一,证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应因势利导,抢抓市锄遇,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沟通合作,结合各自的资源和服务优势,联袂推进“保险+期货”试点,探索“订单农业+保险+期货”试点,加大对农业薄弱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期货公司要高度重视开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宣传,大力开展“千村万户市场服务工程”,深入基层宣传农产品期货知识,提高金融期货知识的受众面,引导农村基层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涉农主体学习掌握相关期货专业知识。主动贴近“三农”需求,研究开发更多宜农的期货产品和服务,将期货市场功能嵌入供应链管理等模式创新中,做好产业链整合,综合运用“保险+期货”、场外期权、订单农业等多种措施,推出涉农种植、养殖收入保障计划,为“三农”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可持续的风险管理服务。引导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加入“订单农业+保险+期货”试点中来,通过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有效拓宽管理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的渠道,利用期货市场规避价格风险。其二,健全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框架,推进农业保险产品创新,鼓励发展多元化农业保险机构。建立健全涉农保险宣传、推广、运行机制,鼓励保险公司与县乡地方政府联袂,可通过媒体宣传、发布告示,深入乡镇农村广泛宣传农业保险政策,争取符合政策和承保条件的农产品应保尽保,提高农业生产者参保率和农业保险的覆盖率。以政策性保险为基础,不断扩大涉农保险参保范围和品种,逐步建立起多层次、多品种的农业保险体系。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根据各地特色资源禀赋,开发林果业、畜牧业保险,积极探索产量保险、收入保险、指数保险、“保险+期货”等新型农业保险产品,加快发展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保险事业。其三,利用“保险+期货”的方式扩大增信渠道。涉农金融机构应针对从农作物种植到流通加工再到食品端的零售,种植业大户、家庭农尝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贸易公司、食品加工生产企业都被上下游需求和供应关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状况,通过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连接形成农业产业链,通过科学合理设计金融产品,推动农业供应链新模式发展,探索供应链金融模式,满足农业产业链各环节融资需求。借助核心企业对产业链的控制功能,通过农业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与农户及上下游小微企业签订的农产品订单、保单、期货仓单质押等增信方式,对分散的涉农信贷业务进行批量化操作,简化流程,扩大额度,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推动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加快发展,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推进农业产业链整体协调运转。

  完善规则体系,推进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

  其一,完善农产品期货规则制度。不断健全农产品期货市场法规体系、基础制度和监管架构,积极推动农产品期货品种的完善和创新,提升农产品期货市场运行质量。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农产品期货期权上市机制,加快推进上下游农产品和地方特色的大宗农产品上市研发推进工作,促进农产品期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不断进行制度优化和创新,提升农产品期货市场运行质量,探索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新渠道、新机制。其二,发挥交割仓库的辐射带动作用。期货市场可以通过交割地选韧设置,引导和支持物流节点建设的作用。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仓储企业从实际出发申请设立交割仓库,选择农产品贸易集散地探索建立交割库或中转库,扩大可供交割资源和配置范围,通过每交易日持续发布期货价格信号,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各类农业生产者进一步增强市场意识。其三,因地制宜开展基差交易等期货服务模式。与现货交易不同,基差交易是买卖双方签订交易合同后,不确定价格,而是协商基差,未来结算价格是期货价格加上基差形成的。简单来说,基差就是某种商品的现货价格和期货合约价格的价差。因为理论上现货和期货价格同涨同跌,级差交易使传统贸易中绝对价格的大幅波动转变为级差的小幅波动。有了农产品期货,通过级差交易,就可以有效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从而提高期货市场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广度与深度。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