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发布

来源:仪表网   2019-06-25 阅读:8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提高生态环境管理水平,规范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生态环境部制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当今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与难题。通过各类预报方法与手段相结合,可对痕量气体、气溶胶等多种大气污染物在城市、区域、全球尺度下的不同类型污染过程进行模拟预测研究,研究内容涉及气象、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包含宏观、微观多种过程,是当前城市及区域污染防控与治理的有效途径。

  目前国际上空气质量预报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统计学方法为基础,利用现有数据,基于统计分析,研究大气环境的变化规律,建立大气污染浓度与气象参数间的统计预报模型,预测大气污染物浓度,称之为统计预报。常用的空气质量统计预报方法包括回归方程法、天气形势分类法、神经网络法、趋势外推法和决策树法等。统计预报方法具有相对简单易行的特点,适用于污染情况较为单一或污染规律性明显的城市。

  另一种则是以大气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基于对大气物理和化学过程的理解,在给定的气象场、源排放以及初始和边界条件下,通过一套复杂的偏微分方程组描述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的各种物理化学过程(输送、扩散、转化、沉降等),并利用计算机高速运算进行数值计算方法的求解,预报污染物浓度动态分布和变化趋势,提供高时空分辨率的污染物浓度分布。数值模式预报主要涉及高性能计算系统、空气质量模式、气象数值模式、源清单编制与动态更新机制、监测网络数据同化和综合分析工具等,是目前国内外主流的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技术方法之一。

  由于目前我国环境监测部门在进行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系统建设中,缺乏基本的行业应用标准和基本的技术规范,所建的数值预报系统良莠不齐,组成和功能差异较大,并且模式本地化程度也有很大差别,导致各地数值预报模式的准确率相差甚远,难以有效引导各地区和城市开展环境空气质量业务预报,及其利用数值预报优势为环境管理和污染管控提供技术支持。

  因此,非常有必要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的空气质量业务预报领域,对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基本组成要求、尺度时效、效果评估等关键技术进行规定,从而为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利用数值预报技术开展例行空气质量业务预报提供最基本的标准,为各地开展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系统建设提供最基础的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基本要求、模式运算和产品、预报效果评估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开展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业务。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基本要求、运算处理和成效评估方法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预报业务部门,用于规范和指导业务化应用的环境空气质量数值预报模式,对其基本性能、组成和模拟效果等方面提出要求。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