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品牌的牙膏摇身一变成为苏丹家喻户晓的品牌,来自上海的农业专家,在坦桑尼亚的田间地头指导当地人进行剑麻的种植和收割。这是上海企业在非洲的布局。
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副主任申卫华表示,在市场多元化的背景下,上海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在加快,在非洲的布局越来越合理。他还表示,上海企业在非洲积极地进行投资和贸易,有效地融入了当地,双方在共同发展上会做得越来越好。
申卫华特别提到,“我们专门有企业在非洲设立了农业园区,它们既带去了加工经验,同时也带去了管理经验,然后把一些生产的农产品运回到国内。这可能是很多上海市民没有想到的,上海的农业科技和管理会这么发达”。
国民老品牌成非洲网红
美加净是诞生于1962年的上海老品牌,与很多老国企一样,美加净也遭遇过老品牌的发展困境。上海美加净日化有限公司国际贸易部主管李成樑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他们因应的办法是,走外销的道路。
李成樑表示,现在公司每个月都有装满美加净牙膏的集装箱出口非洲,在非洲大陆的年销售额在2500万美元左右。在采访期间,不时有非洲当地人路过观展,纷纷表示在当地听说过这个牌子。
李成樑表示,作为上海的老品牌,现在美加净在国外的知名度已经超越了国内,在国外的销售额也早已超过了国内的销售额。
现在美加净在几乎每个非洲国家都有布局,其中比较夺目的是在苏丹,美加净牙膏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了65%,在西非国家布基纳法索市场占有率也相当高,但是李成樑表示他们也没有押宝在某一个国家。
问及美加净在非洲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李成樑称,首先是美加净进入非洲市场较早,于1980年代就开始在非洲销售,1992年国家开放企业外贸自主权后,公司就开始自主出口牙膏。
其次,李成樑认为是美加净的营销方式得当。他们在非洲市场的份额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每年递增,不断滚雪球,逐渐占据市场有利地位。
至于具体的营销方法,李成樑透露,美加净会与非洲当地掌握市场、有影响力的经销商进行合作,按照他们的要求打出电台、电视台以及各种媒体形式的广告,不断扩大知名度。在媒体以外,美加净会在市场上提供一些广受当地人欢迎的实用促销品,比如印有公司标志的包装袋,不断打造自身的影响力。
就牙膏成分本身,李成樑表示他们在这个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当然也走过一些弯路。现在会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做一些配方上的调整。他举例说,有些市场更喜欢口感清凉些的,他们就会在牙膏中加入更多的薄荷味。
农业示范园打通产业链
上海展示区内,最接“地气”的恐怕就是上海坦桑尼亚农业示范园区了,展台上陈列着一盘盘在园区内生产的经济作物,如腰果、花生、胡椒等。不过,在运营示范园的金丰裕上海农业示范园区(坦桑尼亚)股份公司执行总裁侯智华眼里,最值得夸耀的就是他们园区生产的剑麻。
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土壤适宜,纤维质量上乘,坦桑尼亚是世界第二大剑麻产地,素有“剑麻王国”的美誉。剑麻纤维韧性强,不怕海水侵蚀,是制造船缆、麻袋、地毡的上等原料,被广泛应用于运输、石油、航海、林业等领域。
正因为剑麻的广泛用途,已经成为了一种战略物资。侯智华向第一财经记者介绍,中国国内剑麻的缺口很大,不能自给自足。目前,国内生产的剑麻仅能够满足30%的市场需求,剩余70%需要进口。
示范园成立于2016年,直接在当地创造了1万人的就业岗位。虽然示范园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侯智华表示,挑战和机遇是并存的。
公司高级副总裁汪路生在坦桑尼亚有着35年从事农业指导工作的经验,他对第一财经记者谈了一些具体的困难,他表示,农业是基础产业,投入大,收益慢。但是对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来说,农业是不可替代的。
对于发达国家,第一产业在经济中的比例虽小,但是并不轻视农业,对于农业也有很大的投入。而欠发达国家虽然国民经济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第一产业,但由于可供政府支配的资源有限,虽然有意扶持和投资农业,却没有能力。
所以汪路生表示,在非洲从事农业生产,没法像国内一样享受到当地政府的政策补贴。他说,在国内很多农用生产资料都有相应的补贴,如农业机械、农药化肥,甚至于农业用油用电,都有农业政策上的补贴或扶持,但在坦桑尼亚就没有办法办到。
虽然无法享受到政策红利,提升了成本,他们公司仍然从第三国进口农业机械,并教会当地人操作农机,起到示范的作用。
农业示范园除了在生产上起到示范作用,还试图在当地打通农业产业链。侯智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非洲农业的种植和消费两个市场都存在,但是中间的链条断了。在生产和消费之间,有加工、仓储、物流、贸易等中间环节,补足这些中间环节,才能打通整个产业链。
如产业链中的仓储,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根据统计,非洲生产出的农产品40%都被浪费掉了。他说,“坦桑尼亚很多粮食仓储场所是露天,可能连水泥地都没有。在东非国家,有旱季和雨季,到了雨季粮食就发霉了。”
很多非洲农产品生产出来没法储存加工,而所在国在国际贸易上的能力也很弱。所以对于很多当地农民来说,没有动力去提高产量,“因为多生产的农产品不知道找谁加工,也不知道卖给谁。而提高产量,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如此一来,投入的成本和收入不成正比,打击了积极性”。侯智华解释道。
所以农业产业园在提升农产品产量的同时,示范园也同样重视打通产业链,使得提升的产量能够实现价值,让当地农民尝到新型农业模式的甜头。
对于在坦桑尼亚投资农业的前景,侯智华表示,他总体上相当看好,对前景满怀希望。他解释,一方面是非洲国家本身就具有很强大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另外一个方面,坦桑尼亚农产品在品质上优良,出口到中国的产品几乎都是没有施加过农药或者化肥的。对于中国市场来说,这相当于精品农业的概念,是对中国农产品消费的一个补充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