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作为一个资源型大省,煤炭、煤层气资源的储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三、第一,是国家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与煤相关的工业始终是山西经济的主体。在去产能和重拳治污的双重压力下,传统能源城市如何寻求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平衡,规模庞大的传统焦化产业如何变成绿色可持续产业?
7月13日,由吕梁市政府和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煤焦化工产业绿色发展研讨会在孝义市隆重举行,围绕“高端驱动绿色发展”主题,国内外专家、学者,相关部门领导及行业、机构代表,就当前煤焦化工产业面临的机遇挑战,围绕内陆省份煤焦化产业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对接和共同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
一个产煤大市的绿色发展蓝图
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吕梁的焦化产业更是得以快速发展,焦化行业产值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10%。据介绍,2018年,吕梁市原煤产量1.1亿吨,占到山西省的1/8;焦炭产量2255万吨,占到山西省的1/4,出省外销焦炭1765万吨,产销量均居全省第一。可谓名副其实的焦煤大市。
作为中国煤炭主产区,吕梁市政府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煤焦产业向高端化方向延伸,打造500亿元级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统筹推进孝义矿区的产能转移、产业整合、项目建设,推动焦化企业向园区集中集聚,向现代煤化工产品高端化方向发展。
据了解,近些年,吕梁市坚持环保倒逼、强化企业主体责任,综合利用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等法规标准,倒逼僵化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按照“去产能、控增量,入园区、严环保,循环化、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吕梁市严格控制总量,优化产业布局,加速淘汰整合,加快退城入园,推动焦化产业集聚,延伸化产链条,提升装备水平,焦化产业实现“绿色、集聚、智能、高端”发展。
“我们以建设孝义梧桐、交城夏家营、离柳矿区3个千万吨和汾阳三泉500万吨现代煤化工基地为目标,推动煤焦产业向园区化、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全市焦化主体企业减少为19个,焦炭总产能达到4745万吨,其中建成产能3789万吨,居全省第一,企业户均产能达200万吨,焦化行业产值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达1/10;形成终端化产品生产能力410万吨、在建能力280万吨,煤焦化工行业产值占到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5%。特别是围绕做精做优焦炉煤气制甲醇、煤焦油深加工和粗苯精制三大产业链条,大力引进高新科技、金融资本和优秀人才,上马建设费托合成蜡、乙二醇联产LNG、焦油深加工综合利用等一批现代精细化工项目,推动以孝义鹏飞6.25米捣固焦、金达7米顶装焦、金岩40万吨乙二醇项目为代表的一批大型节能环保型焦化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以孝义鹏飞、晋茂、金州、交城宏特、华鑫为代表的龙头焦化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今年,我们又上马实施了总投资470亿元的19个现代精细煤化工产业项目,着力打造500亿元级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我们设立了20亿元的焦化产业转型发展基金,与山西焦煤集团合作设立了1.5亿元中小微企业转贷专项资金,今年又在省级5亿元技改专项资金的基础上配套了2000万元专项资金,全力支持煤焦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吕梁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立伟在致辞中介绍了该市的资源转型发展路径。“下一步,吕梁将补齐化产加工短板。鼓励焦化企业围绕焦油加工、粗苯精制和焦炉气合成化工产品三条产业链,根据产品市场和技术进步,拓展延伸产品链条,大力发展以炼焦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煤化工产业。支持焦化园区内企业资源共享、分工协作、各有侧重、特色发展,做大做精一个或几个产品链,实现化产加工由初级低端向中高端精细化转变,发展区域特色煤化工产业。到2020年,炼焦副产品焦油、粗苯、焦炉煤气等深加工终端化学品力争达到500万吨。”
融入“一带一路”共同打造绿色产业链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以煤为主的采掘业、制造业实现了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有力支撑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但是,在煤炭经济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过快消耗、生态破坏、部分产业产能过剩、低效率等后遗症。面对新时代工业绿色发展的要求,山西省要在生态脆弱的沟壑上抓环保,在传统产业资源集中区促转型,需要有更坚定的决心,更大的勇气,付出更艰苦的努力。
山西省工业与信息化厅副巡视员王黎红在致辞中表示,对工业增长长期严重依赖煤炭的资源型大省来说,推进工业领域结构转型,加快推动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远非一蹴而就,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必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进传统煤焦化行业绿色改造,推广应用高效节能技术装备;必须加强能源管理,夯实制造业企业能效提升基础;必须加紧体制机制构建,全面推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季晓南在发表主旨演讲中指出,煤炭行业如何转,可供选择的路径,一个是实现煤炭包括能源绿色生产,第二推动煤炭清洁化利用,第三推动资源综合利用,第四是加强污染治理,第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六延伸产业链条,第七是提高煤炭价值,第八实行转型发展。
季晓南认为,煤炭开发要走损毁环境—少损毁环境—不损毁环境—有利于改善环境的道路。煤炭利用要走由燃料—燃料+原料—原料的道路。把握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用改革创新加速吕梁产业转型发展。
本次研讨会上,“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驻华使节以及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能源局等,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山西焦煤集团、鹏飞集团等政府机构及企业的焦化行业专家,分享了焦化行业污染防治、洁净煤气化技术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展示了焦化行业国际最前沿的技术研究成果,分析了焦化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势。
在当日的研讨会上,举行了招商项目现场签约仪式。共签约了概算总投资208.3亿元的16个项目,包括新型煤化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其中新型煤化工产业项目3个,协议投资151.6亿元;新能源产业项目2个,协议投资23.3亿元;现代服务业项目2个,协议投资11.3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项目2个,协议投资7.3亿元。
为充分展示吕梁市煤焦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在本次大会上,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吕梁市政府共同发布了《2019吕梁市焦化产业绿色发展报告》,该报告聚焦吕梁市焦化行业污染防治、转型升级的实践,全面分析吕梁市煤焦化工行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评价预测吕梁市煤焦化工行业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并就更好推进吕梁市煤焦化工行业绿色发展提出了展望与期待。
2017年9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山西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重点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取得阶段性成果,能源革命总体效果不断显现,滋生资源型经济转型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煤炭开采和粗加工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显著降低,煤炭先进产能占比逐步提高到2/3,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水平大幅提升,供应能力不断增强,打造清洁能源供应升级版。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争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初步建成国家新型能源基地、煤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基地、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转型发展成果惠及城乡居民,确保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当前,山西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各国间的贸易更加频繁,尤其是在能源合作方面,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能源是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的重要领域,焦煤则是山西企业“走出去”的优势产业之一。山西省工业与信息化厅副巡视员王黎红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山西省煤焦化工产业的创新发展有机会在与沿线及相关国家合作中获得新的空间,共同打造“一带一路”绿色产业链。
另据记者了解,今年5月底,中央将山西确定为全国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这对正在转型中的山西,无疑是个重大利好消息。如何借助“一带一路”、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国家战略东风,在全国走出一条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值得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