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卫星石化最新发布的2019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向不超过10名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3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年产135万吨PE、219万吨EOE和26万吨ACN联合装置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金额为335亿元,建成投产后,项目将主要生产约212万吨/年乙二醇(MEG)、80万吨/年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55万吨/年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50万吨/年环氧乙烷(EO)、26万吨/年丙烯腈(ACN)。经卫星石化测算,该项目的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5.26%,税后静态投资回收期6.73年(含建设期)。
化工行业通常以原料化学式中碳(C)的数量来划分产业链。以甲烷(CH4)和合成气为原料合成甲醇(CH3OH)及其衍生物的产业通常称为C1产业。乙烯(C2H4)及其下游产业则通称为C2产业,主要用于生产聚乙烯(PE)、苯乙烯(SM)、环氧乙烷(EO)等,用于塑料、聚酯切片、化纤等方面。丙烯(C3H6)及其下游产业通称为C3产业,主要用于生产聚丙烯(PP)、环氧丙烷(PO)、丙烯酸(AA)等。
卫星石化此前深耕C3领域,以丙烷为原料,研发、生产并销售多种高分子材料。目前是国内最大,全球前五的丙烯酸制造商。太平洋证券的研报显示,截至今年2月份,卫星石化拥有PDH制丙烯90万吨/年、丙烯酸48万吨/年、丙烯酸酯45万吨/年、SAP 9万吨/年、PP粉料30万吨/年、高分子乳液21万吨/年、双氧水22万吨/年的生产能力。
对比历史数据,2011年上市之初年产能是44.83万吨,经过8年发展,产能扩张到265万吨,成长可谓迅速。
尽管产量上涨迅猛,但公司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受原油价格影响,其业绩在2015年曾一度陷入低谷,当年亏损4.36亿元。经过国家去产能政策,落后产能和小产能的退出,再加上2016年原油价格的反弹上升,使其业绩逐步回归正轨。
2016-2018年,卫星石化营收分别达到53.55亿元、81.88亿元、100.2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2亿元、9.42亿元、9.41亿元。去除2018年一季度嘉兴基地受园区蒸汽供应方事故影响造成装置停车外,近三年整体趋势是向上的。
截至2019年3月31日,卫星石化总资产为148.26亿元,流动资产73.31亿元,负债合计65.59亿元,净资产148.80亿元。
此次募资投入的C2产业是卫星石化近期最重视的项目。
早在去年3月,卫星石化(美国)公司已与美国能源传输公司正式签订乙烷采购协议及ORBIT GULF COAST NGL EXPORTS,LLC合资协议。7月,公司正式签订了首批乙烷专用运输船的租赁协议。C2产业的原料端已经解决,待连云港石化轻烃综合利用加工项目完成后,卫星石化将C3产业链拓展至C2产业链,或将提升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水平和盈利能力。
被卫星石化盯上的C2产业,是一块仍在不断膨胀的蛋糕。
近年来,国内聚乙烯生产和消费发展较快,供需缺口有扩大趋势。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聚乙烯生产国和消费国。2018年,我国聚乙烯的表观消费量为2832.78万吨,同比增长约10.93%,2014至2018年,聚乙烯表观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8.62%。虽然我国聚乙烯的生产能力稳步增加,但仍不能满足下游需求,每年都得大量进口,且进口量逐年递增。预计2017年至2022年,我国聚乙烯的消费量将以年均约5.0%的速度增长,到2022年消费量将达到3500万吨。
乙二醇则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途广泛。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乙二醇进口国和消费国,国内乙二醇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2017年,国内乙二醇的消费总量约占全球消费总量的50%,其中进口875万吨,对外依存度达61.2%。2018年度,我国乙二醇全年累计进口量达980.24万吨,同比增加105.23万吨,增幅12.03%,供需缺口较大,对外依存度较高。
而大部分的环氧乙烷被用于生产乙二醇,且因环氧乙烷不宜长途运输,需求全部依赖国内生产。近几年,我国环氧乙烷的需求增长较快,2016年消费量达280万吨,2010年-2016年,中国商品环氧乙烷消费年均增速16.1%,2020年前,国内环氧乙烷消费仍将保持6.5%的增长,高于产能的增长速度。
此次募资,不是卫星石化第一次借助资本的力量进行扩张。
公开资料显示,在本次募资之前,卫星石化分别于2011年和2017年进行过两次募资。根据2016年的募资使用情况报告显示,其2011年的募资投资项目实现效益情况并不理想,三个项目均未达到承诺效益,累计收益均低于承诺20%以上,其中名为“年产30000吨高吸水性树脂技改”的项目,自建成后连年亏损,2014-2016年累计收益为-6821.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