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抗肿瘤药成热门申报新药 未来市场将持续上扬

来源:制药站   2019-07-24 阅读:25

  2019年上半年,CDE共承办了3901个受理号。其中在新药领域145个新申报的化药品种中抗肿瘤药申报品种较多,共有60个品种,远超第二名神经系统用药(23个品种)。由此可见,抗肿瘤药仍是热门研发领域。

  随着癌症发病率的持续上升,抗肿瘤药物已成为制药领域大的细分市场,药物种类繁多。抗体药物是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的第四代肿瘤治疗方法之一,也是创新研发的焦点。业内表示,“抗体药物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和社会价值,是中国生物战略布局的重点。”

  如今国家对抗肿瘤药发展十分关注,在政策上不断给与扶持力度。如政策方面,国家在积极缩短新药、进口药审批时间的同时,对包括抗癌药在内的28种药品实施零关税、推动抗肿瘤药物纳入医保目录等。

  同时在监管上,我国对抗肿瘤药也日趋严格。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曾发布《关于开展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工作的通知》表示,为掌握我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一步加强肿瘤规范化诊疗管理,国家卫健委组织国家癌症中心开发了全国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决定对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监测。

  庞大的市场需求加上政策利好,抗肿瘤药领域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时机。据预测,未来五年,肿瘤治疗药物仍然是全球市场销售中较好的领域。到2022年抗肿瘤药市场的规模预计将增长至192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12.7%。其中,靶向药是未来抗肿瘤药物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据了解,如今很多企业都在积极布局自己的肿瘤药管线。2019年5月20日,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开发的抗肿瘤仿制药物吉非替尼片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颁发的药品注册批文。使国内吉非替尼生产厂商形成了阿斯利康、齐鲁制药、正大天晴三足鼎立的格局。

  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步步提高,大健康意识和精准医疗需求日新月异。加之中国人口老龄化大趋势影响下,诸多因素构成了药品市场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推动着药品市场的增长。尤其是抗肿瘤类用药市场倍受瞩目。

  据了解,近两年,国内抗肿瘤治疗市场加速了临床上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靶向药物的使用。据国家药监局数据,目前已批准了30个小分子靶向药物,国内批准的自主研发的1类小分子靶向药物是贝达药业的埃克替尼,恒瑞医药的阿帕替尼和吡咯替尼,和记黄埔的呋喹替尼,正大天晴的安罗替尼等5个品种,同时批准的小分子靶向仿制药物是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吉非替尼、硼替佐米和来度那胺,国产小分子靶向药物占据了1/3。

  为给癌症患者提供有效的药物治疗,我国还需要不断加大对抗肿瘤药物的科技成果转化。业内表示,院校与药企合作将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据了解,5月31日,哈尔滨医科大学与珠海市藤栢医药有限公司产业转化项目签约,双方将针对抗肿瘤多肽药物产业化开展合作。

  根据协议,珠海市藤栢医药有限公司将累计支付杨宝峰院士团队1.5亿元人民币购买HYD-PEP06肽知识产权和临床试验批件。该药是由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宝峰院士牵头带领团队历经10余载自主研发的生物药,在抑制血管生成活性的同时还有去整合素效应,对离子通道和微小核苷酸有抑制作用,实现“一药多靶”设计,从而全面有效抑制多种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如今随着肿瘤病发率的升高,我国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其中2012-2017年年均增长率为16.0%,2018年,国内重点城市医院抗肿瘤药领域的销售额达到264.59亿元,同比增长8.88%。据预测未来几年,抗肿瘤药市场的销售曲线将继续上扬。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