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仿制药企业的“至暗时刻”已经过去了吗?

来源:制药网   2019-07-27 阅读:28

  在医药产业发展过程中,仿制药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但是自2018年底,市场对集采政策很悲观的时候,医药行业曾迎来“至暗时刻”,即A股和港股的医药龙头企业股价连续暴跌,整个板块的市值在三个交易日内蒸发了4000亿元。

  那么半年过去了,仿制药市场到底如何?业内表示,虽然4+7的带量采购政策即将迎来了进一步的全国联动,但市场对集采的预期却有了明显的改善,仿制药增长比市场预期要好。

  据了解,我国仿制药渗透率还是相对较低,基层市场的用药水平一直停留在一个很低的阶段。但是这种情况近期正在发生改变,一些药企从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药品整体的销售超预期,并且核心的增量来自于基层。

  相关人士分析,基层医疗水平和用药结构在改善,集采以后,很多品种能够通过强制带量的形式直接渗透到基层。另外,支付端打击中药注射剂、辅助用药、保健品和骗保的现象,使得基层用药极度不规范的情况得到遏制,短期出现处方真空,给优质仿制药腾出了空间,出现了良药驱逐劣药的现象。

  根据相关分析报告,整个仿制药的用量在基层充分渗透的情况,至少还有3倍的提升空间,虽然价格会下降,但是通过支付端的行政手段,渗透率提升的速度会很快。

  随着一致性评价与4+7带量采购的推进,国内仿制药正在转变,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价格不断降低。在未来,优质仿制药和创新药量的增长将远超预期。

  对于仿制药的发展,有行业人士分析,仿制药需回归本质属性,对企业来讲,从研发的角度更应该积极的面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在如何保证研发质量的前提下尽快上市常规品种?如何合理的选择,并且落地具有临床价值的高端仿制品种,构建壁垒?“企业产品的战略选择和立项至关重要。其中,需要考虑三个角度,便于做前瞻的布局:以企业的战略为基础;以临床和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立项中要选择产品的差异化。”该人士表示。

  如今我国仿制药行业在经历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阵痛后,正在迈入全新的发展阶段。据了解,对于仿制药企业而言,决定哪些品种开展一致性评价研究,相比2017年,2018年都有了更加理性的考量和更加复杂的因素分析,一致性评价的配套政策也更加完善。

  另外,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行,我国也应该树立仿制药品牌。业内分析,长期以来,我国仿制药质量与原研药存在较大差距,造成在国人眼里,原研药才有品牌,仿制药没有品牌,加上仿制药价格相比原研药非常低廉,大多数仿制药企业都是同时生产多种仿制药,每种仿制药的市场占有率都非常低,也没有足够的利润投入到特定仿制药产品的品牌建设中,造成了“仿制药没有品牌”的现象。

  但随着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的持续推进等各项重大改革举措的落地实施,产品的市场竞争结构未来将发生巨大变化。特定产品的仿制药市场可能仅有几家实力强的企业参与竞争,在这种新的格局下,仿制药品牌的价值将得以凸显。专家表示,在各种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国内仿制药要想占领市场,便要走品牌化发展之路。

  目前第二轮带量采购已进入筹备期,近日,网上流传出国家医保局关于药品4+7集采扩面企业座谈会纪要,在新一轮带量采购中,所有企业以4+7中标价作为天花板报价,多家中标,平分市场。对于仿制药企业而言,此次“4+7”带量采购或许也是一次市场“逆袭”的巨大机遇。“如果企业有相对竞争对手足够的优势及实力,带量采购的政策无疑加速了其超越对手、扩大市场的进程。”行业人士说。


打赏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