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文的《关于在医疗联合体建设中切实加强中医药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指出,“下一步,加强中医专科联盟建设,中医医院可成立区域中药制剂中心,促进区域医疗中药制剂研发申报、委托配制和推广运用。”业内表示,此通知为院内中药制剂发展扫清了政策障碍。
据了解,院内制剂一直存在规模萎缩、价格倒挂、生存困难的危局。根据行业人士分析,院内制剂的包装十分简陋,对一些医疗机构的制剂质量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另外有一些医疗机构的制剂工作人员虽然毕业于药学专业,但是在工作岗位上很难进行新知识学习,自己也很少系统的参加培训,专业知识不够丰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院内制剂的发展。
根据分析,如今国家推出了一些列的政策来指引规范医药制剂的发展,使得一些基础的医疗单位制剂的生产品种大幅度减小,院内制剂的品种正在锐减,市场效益大幅下滑。
以北京为例,相关统计显示,北京市现登记的院内制剂品种3449种,含化学制剂和中药制剂。其鼎盛时期,这一数字超过7000。此外,北京中医院有批文的院内制剂192种,其中常用制剂的数量83种,仅占总量的43%。
据了解,院内制剂包装简单、价格合理、疗效好的制剂深受患者青睐。业内表示,振兴中医院,离不开院内制剂,“没有院内制剂,中医生就少了一个好中药师的助理。中医加中药才能完整打造中医院的技术品牌,如果没有院内制剂,在如今中医多点执业发展趋势下,且失去了中药师的重要中药加工协助,中医院还能靠什么巩固与发展自己的品牌?”
对于院内制剂的发展,有专家称,企业也在深挖经典名方或配方的临床价值,考虑到新药开发周期长、困难多的现实,选择先以院内制剂的形式在省级区域市场面向市场,也是一种策略。“毕竟,院内制剂已进行临床推广,临床基础好。”
该专家认为,提前布局优质院内制剂,选择生产经营较好,治疗领域较大的品类布局新药研发储备工作,是未来竞争力的关键一环。当然,院内制剂寻求工业化生产的道路仍充满坎坷,接下来还需要配套政策支持。上述《通知》的推出,或将为院内制剂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业内还表示,《中药法》实施已经多年,院内制剂政策已经明显放宽,院内制剂也并不需要自建制剂室,还可以委托中成药生产企业代加工。同样的中成药,不一定要买企业的,也可以自己来提供院内制剂,这不仅仅能把握中药制剂质量,更能打造中医院核心竞争力产品。
院内制剂的大力推广,不仅仅是服务于医疗本身,还是中医医院适应市场竞争的手段,同时也是中医医疗机构品牌建设的重中之中。院内制剂的发展与推广意义重大,但是对于院内制剂的发展,我国需继续坚持“规模把控、质量保证、特色创造、积极创新”的发展思路,不断提高院内制剂的质量。
而对质量的把控,有业内建议,需根据实际采取多样的方法达到目的,产品的检验转变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把检验改为预防为主。终以质量为目标,把专业技术与管理等结合起来,从制剂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售后等全过程的质量管控体系。文章链接:制药网www.zyzhan.com/news/detail/74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