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7日,杭州,一名新生从浙江大学新生绿色通道办理中心前走过。视觉中国 图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至今已经施行满二十年。二十年来,它改变了数以千万计寒门学子的命运,其中就有我。在我心里,它是当代中国的善政。每一笔助学贷款的发放,都像是一“滴水”,在悄无声息中“石穿”了阻隔在千万寒门学子面前的教育鸿沟。
一、“没有学费也可以报名”
2003年,我在安徽某县参加高考,考的是全国卷。
那一年高考,留在我记忆中的只有两件事:一是数学奇难,许多人直接在考场崩溃大哭;二是心里害怕,担心一旦考上了大学,学费、生活费都没有着落。因为家里实在是太穷了,父母都是种地的农民,收入有限。那时,虽然也听老师说过国家助学贷款,但又听说申请很难,也没有渠道去打听。在当年的小县城,网吧还是一个稀罕物,更不要说智能手机了。
一个多月以后,我收到了一所本省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同时收到了应缴学费、杂费的清单。学费一年是4400元,住宿、书本等杂费大约是2000元。如果再算上生活费、交通费,那么在省城求学一年,至少需要一万元。
一万元,对于今天的许多人来说,也许并不算什么。但是在二三线城市房价还只有三四千、白领月薪也就一两千块的十六年前,一万元绝对是一笔不菲的“巨款”。
幸运的是,在那封装有录取通知书的EMS里,还有一本薄薄的绿色小册子,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政策、流程、咨询电话等等。
我打通了宣传页上的电话,接听的女老师很明确地说:“没有学费没有关系,只要人来学校就可以了。学校有绿色通道,可以办理申请助学贷款,有其他困难还可以申请助学金、勤工俭学。”
她说得太斩钉截铁了,以至于我都不敢相信是真的。两天之后,我打了第二次电话,再一次得到了“没有学费也可以报名”的保证,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那一年九月,我带着家里东拼西凑的两千块生活费,拿着新生录取通知书,买了一张半价优惠火车票,只身一人去了省城。
“没有学费也可以报名”是真的。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也是真的。
此后,我断断续续依靠国家助学贷款缴清了学费,读完了本科,又在上海读了研究生。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不仅是我一个人的经历,也是数以千万国家助学贷款受益者的共同记忆。
二、因为欠了3.5元利息被断贷
第一次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利率,我记得是4.8%左右,办理的银行是中国农业银行。当时,在校就读期间,还需要缴纳利息,国家财政补贴50%,个人缴纳剩下的一半。我因为忽略了缴纳利息一事,还出现过一次“断贷”事故。
2004年,读大二的时候,我和班上的三十多个同学一起申请贷款,但最后有十多位没有获批。我们找到银行询问才得知,因为银行在扣取上一年度的助学贷款利息时,我们的银行卡余额不足,欠了几十块甚至于几毛钱的利息,银行认为这是违约,所以拒绝了我们的续贷。
我清楚记得,欠下的利息是3.5元。在中国农业银行的一间办公室里,我和几位同学还曾鼓足勇气“质问”一位负责人:为什么不通知我们利息缴纳时间;为什么发现余额不足,不及时通知我们;为什么不给我们一个补缴的机会。得到的回答是爱莫能助。
那一年“断贷”使得我很狼狈,只得打零工挣点生活费,但学费是缴不上了,一直欠到毕业之后,有了收入才缴上。稍感幸运的是,也是从2004年开始,国家调整了助学贷款的利率政策,将补贴50%的政策,改为在校期间零利息。毕业之后的还款期限也从4年延长到了6年。
此后,据我从身边办理了助学贷款的同学那里了解,虽然各地政策略有不同,但整体上,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越来越优惠,办理越来越方便:在金额、还款期限上,对本科生,不仅在校期间免息,额度还提高到了8000块,对研究生则是12000元。如果你在校参军了、毕业去西部艰苦地区工作了,还有各种减免、代偿,还款期限也已经延长到了20年。
申办手续上也日益简便。2003年我第一次申请助学贷款时,需要开各种证明,先是写份家庭情况说明,然后去村里找村长盖章证明,再然后去镇上、县里的民政局盖章。每一年都要重新填写资料,重新盖章,一路跑下来,经常会遇到负责人不在,无法盖章的情况。
我的一位高中好友小A,即因为家里与村长有矛盾,而开不到证明,无法贷款。这种情况现在不太可能出现了。因为负责全面落实国家助学贷款的教育部下设“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明确要求:家庭困难认定,不需要再盖章,只要做个人承诺签字即可了。这其中的信任之情与隐私保护之意,意味深长,也令人感动。
三、扣掉的贷款,又要了回来
我一直坚持认为,中国的高等教育虽有种种不足,但在对待家庭贫困学生这一点上,可以说非常仁义。
大三的时候,因为助学贷款,我还做了一件有点“匪夷所思”之事。那一年,我的助学贷款批下来了,学校扣了款。但不幸的是,那一年因为一点意外,花销有点大,生活费无处着落。情急之下,我写了一个申请,在院系、学生处、财务处跑了一圈,竟然把扣掉的款给要回来了!财务处的一个阿姨,一边帮我办手续一边感慨到:在财务处上班二十年,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有人把“交”来的钱又给要回去了!
在我七年的大学生生涯里,我从来没有听闻身边有人,因为“穷”而辍学。相反,为了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学校辅导员都会想尽办法帮忙申请各类补助、勤工俭学。大一时,听闻我家庭困难,辅导员就主动帮我申请过一个某国际饮料企业提供的助学金,一年2000元。
事实上,如果你在大学里,稍作留心就会发现,中国高校的奖学金、助学金,以及勤工俭学的政策、机会非常多。比如,对本专科生,至少有下列奖助: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5万名,每人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资助面是在校生的3%,每人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资助面约为在校生的20%,标准是每人每年2000至4000元。
这还只是针对本专科生的,对于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奖励资助的力度更大。如果读的是中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则有相当大比例的学生不仅会免学费,还有每年1000至3000元的助学金资助。
这些其实只是中央和地方财政出的钱。在许多高校,企业、名流、校友还设立有名类繁多的奖助学金。比如,今年6月,汕头大学就宣布,在香港富豪李嘉诚的支持下,该校2019级至2022级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专业的学生学费全免。
越是名校,资源越丰富,奖助学金种类也越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普通学子来说,尽自己的全力,上一个好大学,上了大学努力学习,才是最应该考虑的问题,才是人生征途开挂的王道。
四、至少有1400万受益者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启动于1999年,于次年覆盖全国高校。二十年来,这项政策的直接受益人到底有多少?至少可以千万计。
国家开发银行于2004年开办助学贷款业务,满足了全国八成以上的助学贷款需求。根据该行的公开数据,至2018年底,该行助学贷款累计发放额超过1600亿元,支持学生突破2600万人次,计1188万人。
教育部的公开数据则显示:仅在2018年,就有446.94万人办理了国家助学贷款,这一年的秋季学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125.8万人,占当年报到新生总人数的14.70%。所谓“绿色通道”,形象一点说,就是可以先报名上学,后缴费。
从国开行和教育部的数据可以推算:二十年来,中国办理过助学贷款的人数超过了1400万。最近几年来,每年有400万左右的学生办理了助学贷款,其中是新生的就有百万之多。
而125.8万人通过“绿色通道”入学,这也就意味着这一年秋天走进大学校门的大学新生,一百个人里面有近15个和当年的我一样,是“两手空空”来到学校的。
这是一个庞大、惊人、也是令人感慨的数据,其背后是因此而能安心于菁菁校园里求学的数千万受益者,以及他们背后数千万个普通中国家庭。
事实上,即使考虑到中国人均GDP是美国六分之一的现状,相较于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中国的大学学费可以算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白菜价”。英美的大学,一般学费在3万至5万美元一年,加上住宿、保险等费用,更加高昂。其资助政策虽然多元,但各种助学贷款的利率远没有中国的优惠,或者“无息”。所以在美国,为了上大学从小存钱、毕业二十年后还没有还完助学贷款,绝对不是一个新闻。
五、违约率大约在1.5%左右
在当下的中国,对广大底层家庭子女来说,上大学仍是一条跳出贫困、实现阶层跨越的最佳之路。对整个社会来说,高等教育毫无疑问是培养人才,实现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环。如果说教育扶贫是最根本的精准扶贫,那么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代表的资助政策,可以说是精准扶贫中最精准的扶贫政策了。
过去二十年里,这一切的发生仿佛是无声的。之所以说是“无声”,是因为我发现:在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办理贷款、欠银行的钱,并不是一件多么值得大肆炫耀的事;即使是为了上大学,办的是国家助学贷款,仍多少有些说不出口。所以,除了一些银行例行公布的“责任报告”和媒体通讯稿以外,甚少有受益者会主动提及此事,包括本人。
特别值得提及的是,记得以往媒体上常有国家助学贷款遭毕业生拖欠偿还的报道。客观地说,拖欠偿还助学贷款的现象在这个制度推行之初是有不少。但总体来看,随着近年来助学贷款机制设计的日益完善,其违约率已经非常低,总体情况大约在1.5%左右。
比如在广东,从2006年到2016年的十年间,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32.4亿元,惠及30万贫困学生,57万人次贷款,但整体违约率不超过1%。在安徽,自2008年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累计发放贷款83亿元,惠及人次高达121万,各年累计回收率为99.99%。在河南,2018年是该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大批量到期的第一年,有10万多人的助学贷款本金到期,但该省本金违约金额仅为15.13万元,涉及72人,违约率0.07%,远低于15%的国家助学贷款法定风险补偿比例。
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之低,既反映了相关机制设计的成熟,也可以说明无数像我这样的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对这一“无声的善政”,我们用实际行动支持了它。
六、结语
二十年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从初期繁琐的申请、运行中的磕碰和较高的违约率,发展至今天,实现了简便快捷的申请、平稳的运行和极低的违约率,伴随国运的攀升,惠及千万余中国平民子弟。
十六年前,我承蒙其惠,才得以日后完成学业。每思及此,心绪难平。谨以此文,怀念利用助学贷款完成学业的青春岁月,感恩国家“无声的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