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大白鹅、阳光玫瑰葡萄、空心菜等寿县当地特色农产品,不到几个小时,就从田间地头到达合肥各大超市,“摇身一变”成为合肥市民餐桌上的美味菜肴、香甜水果……在结对帮扶寿县脱贫过程中,蜀山区全力以赴抓脱贫,积极践行“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新模式,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能人大户带动,引导贫困村发展特色种养业专业合作社,将农民的“钱袋子”和市民的“菜篮子”连接在一起,实现增收脱贫,闯出共建共享的新路子。
推动建设农业产业合作社
8月30日,在寿县刘岗镇谢墩村葡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70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孙显平正在大棚里清理西瓜收获后留下的藤蔓。他的老伴站在一旁,精心整理架子上的葡萄藤。
“我年轻时摔坏了膝盖,不少工作干不了,孙子要治病,家里经济条件差。”孙显平告诉笔者,“自从村集体流转土地,成立葡萄产业合作社,我不仅能在家门口上班,每月2000多元工资,每年还能按照每亩地600元领地租。”说到如今的收入,孙显平乐的合不拢嘴。和孙显平一样,目前谢墩村10余个农户在合作社上班,其中3户为贫困户,收入稳定。
2018年,谢墩村在蜀山区政府333万元扶贫资金资助下,流转村民土地45亩,修建水渠等基础设施,建成葡萄生态农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抱团发展。合作社建成大棚60个,栽种优质葡萄6700株。
“原来家家户户各自种水稻,体量小、机械化水平低、种植成本高。一亩地一年也就赚七、八百元。现在可不一样了!”谢墩村村支书孙福余告诉笔者,大棚建成后,他专门找到村里农业能手李和冬,请他出山,承包下来搞经营。双方商议后,决定打造葡萄种植园, 形成旅游、观光、采摘一体化。
李和冬给笔者算了一笔账:“新引进的葡萄品种市场批发价15元左右,在合肥、山东等市场很受欢迎。等明年挂果,亩均收益可达3万元左右。大棚地面套种西瓜,发往合肥、六安市场,今年已经收获30多万斤,收入20多万元。”
合作社三方明确利益共享方式,保证合作社和贫困户资金安全、收益稳定和能力提升,带动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炎刘镇人大主席、扶贫工作站站长王军告诉笔者:“一是资产收益分红,村委会利用每年的承包租金约10万元,分给村里50户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剩余租金为贫困户提供公益性岗位工资。二是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目前解决近20个贫困户就业。三是贫困户以地租入股葡萄园,年底能获取分红,增加收入。”
谢墩村村支书孙福余介绍:“合作社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还带动越来越多农户种植优质葡萄,形成产业辐射。对有发展意愿的贫困户,签订带动协议,负责技术培训和统一供苗、回收产品,把优质葡萄作为全村的拳头产品。”
特色农业鼓了农民钱袋子
蜀山区结合城市消费需求,帮扶寿县贫困群众开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等产业,并为他们对合肥市场,让农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脱贫。
中午骄阳似火,在刘岗镇塘面村小冲村民组绿丰蔬菜基地,沈光胜正带领农户们整理刚从地里摘下的空心菜,一旁的空心菜已经堆放了2、3米高、10多米宽。“这边蔬菜还没整理好,就接到合肥大超市的订单哩!”说起特色农业给村里带来的变化,该村村支书李泽海说:“贫困户对脱贫更有信心了。”
距离县城远、地理位置不佳曾是制约刘岗镇农业发展的瓶颈。对该村来说,销路上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消费者认知度不高。如何让这里的纯天然食材触达城市餐桌?
2018年,塘面村利用蜀山区的帮扶资金,建立种植基地,面积60余亩,又请来农业能手沈光胜承包,开展特色有机果蔬种植。因为品种优、施肥好、管理到位,这里出产的空心菜、茼蒿、葡萄等蔬果品质好、口感佳。
把产业“扶上马”后,扶贫干部还变身“销售员”,帮助对接市场。如今,该基地和合肥市合家福、永辉、世纪华联等连锁超市的长期合作商,还准备申请“三品一标”,打造地理标志和地域品牌。
谢墩村葡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紧随市场变化,引入“阳光玫瑰”、“晴王”等葡萄品种。这种葡萄果实饱满,水分大、甜度高,葡萄皮花青素含量高。“这是从国外引入的品种,很受中高端市场欢迎,市场售价在30—40元一斤,利润可观。”李和冬介绍。
蜀山区还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还是党的政策好,电商真神奇,今年光养鸡就赚了近2000块钱。”邢铺村贫困户王永好养了300多只土鸡,正愁销路,在网店经营者田响的帮助下,目前已经售卖了百余只鸡和部分土鸡蛋。田响此前参加了电商集中培训,今年5月成为邢铺村电商网点经营者。
特色农业扶贫鼓起了百姓的“钱袋子”。绿丰蔬菜基地带动村里20个贫困户就业,在基地打工,每名贫困户每天的收入从60到80元不等。基地刚成立一年,除去土地租金,基地还上交给村集体6.16万元利润。村集体将其中3万多元作为土地租金分给农民,剩余费用分红,带动农民增收。
塘面村原有255名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2%。经过近几年发展,该村已经脱贫摘帽。全村贫困人口减少6成。今年,该村利用蜀山区支持的120万元扶贫资金,建设了“扶贫厂房”,搭建产业平台,计划招投标引入优质企业。“入驻企业要为村里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解决50个工作岗位,这是条件之一。”村支书李泽海说道。
新农业扶贫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把劳动力放到产业链上,把留守户放到公益岗上,把困难户放到保障线上”。蜀山区在对寿县的帮扶建设中,帮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和核心之举。
自2017年以来,合肥市蜀山区先后提供3500万元资金专项帮扶寿县炎刘镇等5个镇重点贫困村的15个产业扶植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展农业产业扶贫,搭台建立农业合作社,让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技能型新型职业农民“唱戏”,盘活了农业经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