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二十二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科博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闭幕。据不完全统计,本届科博会期间共有技术交易、产业合作签约、交易项目88个,总金额286.01亿元人民币。
本届科博会吸引了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个代表团和1200余家企业。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科技正与体育、文化、金融等领域深度融合,催生一系列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模式。据了解,本届科博会期间,共有2个国际组织、33个国家和地区的57个代表团组参加各项活动;全国21个省区市代表团参展参会;主展场共接待各界观众约6.5万人次;主题报告会和11场论坛受到广泛关注,引起强烈反响,247位国内外知名人士登台演讲,6800多位业界专业人士到会交流;14场项目推介交易活动,吸引国内外3100多位客商到会交易。
与往届相比,签约项目呈现四个特点:高精尖产业持续发力,绝大部分项目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等十大高精尖产业,占签约、交易总额的91%;京津冀协同发展成绩显著,共签署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52个,金额149.12亿元,占比逾半;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多个项目链接大型企业与科研院所、科技人才,体现了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跨界融合方兴未艾,多个项目是科技与金融、科技与农业、科技与文化、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成果。
本届科博会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充分体现了“科技之重”。主展场汇聚了一批高科技制造龙头企业,人工智能应用生态、5G应用场景和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等新兴科技悉数登场,诸多原创的前瞻性、先导性和颠覆性的前沿技术集中亮相,一批国家重大科技突破成果、军民融合项目和智能制造产品集中展示了我国科技变革的新动态,奏响了科技发展的主旋律。嫦娥四号探测器、“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和深水工作船等大国重器成为亮眼“C”位,挺起了中国创造的脊梁。6000吨海警船、海洋石油982、深水工作船、挪威智能渔场和全球首艘智能超大型油轮等科技成果引人瞩目。人工智能贯穿各会场和展区,从电子产品、汽车、医疗产品到服务解决方案,从台前的展品到后台的政府服务,尽显科技创新风采。从“中国芯”到“中国云”,集中展示了移动通讯芯片、物联网芯片、闪存芯片、安全芯片、无线连接芯片等70余枚重点芯片。
此外,在本届科博会上,以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蓬勃兴起,使信息技术广泛渗透经济社会各领域,产业链正加速向跨界融合、融通发展、共享共赢的生态圈演进。
在科技冬奥展区,各种“黑科技”登场,让人眼前一亮。从科学办赛、智慧观赛到安全维护、运动员保障,科技创新已渗透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每个细节。文化科技深度融合产生“1+1>2”的叠加效应,本届科博会集中展示首都文化企业科技创新成果、高新技术和各类文化融合产品,推动文化科技融合成果市场化、产业化。
本届科博会期间,中国打造区域协同创新平台,共建创新创业载体,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推动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国际技术转移取得明显成果,已经初步形成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新格局。现场,从平台推介到产业对接,从成果展示到品牌推介,聚焦京津冀产业的推介活动目不暇接。
其中,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对接推介会以“创新共融 协同发展”为主题,推介了一批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并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协同创新平台、现代制造业平台、服务业平台和市场化枢纽型中介组织五大类型,共24家园区和单位进行了展示。
在北京高精尖产业创新成果展区,不少高精尖技术体现了在惠及民生领域的突破。在老龄智慧医疗健康产品展区,多家企业带来了各种智慧轮椅产品。例如,多组智能产品及智慧家庭整体解决方案展示了“一触即发”的全屋智能场景和开放共享的智慧物联生态。